最近周末开始尝试着在城市里转转。上周末发现了一个不错的书店,虽然书不多,但安静,何况收银员漂亮温柔。今天再去,却没开门,估计是因为人少,也不怎么在意。没了去处,便想在附近转转。想到科大东区校园里面,却被门卫拦着,混不过去,只好作罢。不过门卫也挺有意思,做事认真,好不含糊。我骗他说我是西区的,他要学生证,我没有,他又要学生证号,我只好说我已经毕业了,记不得了,他说道:我08年毕业的,学生证号还记得清清楚楚。自己理亏,也只得逃去。

想起保罗的口袋书店,作为合肥数一数二的文艺之地,早该去看看。可是手机没流量,就进了一个咖啡厅,边休息边看地图。旁边有说话的,听了一会才明白原来是同行。似乎在说服一个老板自己做的游戏平台有多好,估计是想让他投钱。这种事情网上见的多,现实中还真是第一次碰见,也算有点意思。

到了保罗,翻了翻书,文艺的无话可说。但也没什么人。店员在和熟人说话,楼上有小孩吵闹,略微心烦。架子上有第一推动丛书,马丁的《七王国的骑士》,沈从文别集,《龙纹身的女孩》,都是被忽略的命。似乎现在独立书店的命运都沦落为咖啡厅和酒吧(唱歌),书更像一种墙上的饰品。倒也不乖怪书店,读书向来都是小众爱好,更何况今天。

在大街上走,想起了知乎上讨论的一个问题:为什么那么多人怀念军训?军训究竟有无意义?以前我一直单纯地以为是只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,看到有人提到米兰昆德拉的媚俗,才觉得更加透彻。说到底,军训根本就没什么意义,那一个月时间,不管让那些学生去干什么,杀人放火,种田放羊都比军训有收获。我们其实心底都明白军训的毫无意义,但不忍去想,便强行地将其当做有意义,值得怀念之事。我们也怕在别人感动时自己没有感动,也只能跟着一起感动了。世间的事情,说道底,除了媚俗就是恶俗。本来虚无的事情,非要从中找寻生命的意义;本来有意义的事情,却被恶俗淹没。于是一切都显得如此浮躁与空虚。

似乎我以前就喜欢说“没有意义”这几个字。考试没有意义,上某些老师的课没有意义,新中国的大学教育没有意义,摄影没有意义。记得又一次上硬件老师的课我在看一本软件的书,被老师看到,问我为什么不听讲。我说:没有意义。事实只是,他在教那些学生如何像他一样如何去写那些毫无价值的论文。现在想想,真可以和他好好辩论一翻。但我反应慢,表达能力也不好,所以最终只剩下“没有意义”那几个字。我并不是觉得很多事情没有意义,只是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被他们搞的没有意义罢了。与此同时,他们又如此热衷于探讨那些那些本来“没有意义”的事情。

大学制度是有意义的,几乎可以称之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石,但我们可以说现在我们的大学制度真没什么意义。读书,学习哲学,也都没有意义了。10年前,写博客是潮流,是自我表达。现在,写博客都成少有的坚持了,微博和社交网站消解了它的意义。甚至,他们自己也快被其他的东西毁灭。原本希望能促进人与人之间更有效亲密的交流,现在成了自拍,广告,吃喝,谩骂的乐园。前两天和同事去一个独立书店小坐,他说他女朋友一直希望也开个这样的书店,那是我脑海中只想起了这几句话:”从小有个音乐梦,辞职开间咖啡馆,改变世界要创业,放下一切去旅行“。于是,一切又没有意义了,我也没什么话可说了。

在这个连文艺青年都不是褒义词的时候,或许唯有坚持二字能带来些许意义。顺流而下,人人皆能,但要溺水而行,则得有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气势,至死不休,这才能算真正的文艺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