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阵子想跑步,第一件事就是先买了个IPOD。手机太大,电话也少,现在几乎天天放宿舍当闹铃用了,听歌也毫无感觉。跑步虽然还没开始,但是周末至少能多出去走走了。单纯的走路,虽然外界杂音多,但思考却更能深入而不乱;带着音乐,隔绝于城市喧嚣,思维却容易被音乐带着,更具跳跃性。

夜晚到底有多安静?带上耳机,同样的音量,夜晚听的很清楚,白天却几乎什么都听不到。伤耳朵,但离不开,上班的时候,排队的时候,甚至吃饭的时候;一个人呆的时间太久了,就越想逃离一个人的时间,音乐是解药,电影是,甚至读书也是;某种意义上来说,艺术即是为逃避孤独而生;

有时候耳朵很疼,但却不想放下耳机。处于人群之中,有时候很容易将自己与他人分离开来,觉得自己眼中的世界和他们的不一样,音乐是最好的堡垒,竖起高墙,没人会来打扰你,可以“冷眼旁观”。放下耳机,你就和他们一样了。

人越大,定性的事情也越来越多,不幸的是,音乐是最明显的征兆;读书向来是极少人的爱好,一般人也玩不起;电影五光十色,好的坏的大部分人都能看的下去,只不过坏的慢慢变多罢了;唯有音乐,很短,几分钟一曲,各有各的爱好,谁也好不到哪去,只是圈子都越来越固定,再也难以扩展,听来听去,就那几首,自己有时候也会觉得烦,但想要新的,除了极流行的歌曲,去哪找呢?

以前老有人问我喜欢什么歌,什么类型,哪个歌星,我真是不好回答,不知道为什么,一个人的歌里面,大多都只喜欢一首,其他的都觉得一般;姬神、久石让和神秘园是例外,但也只是两三首,其他的都不怎么听的下去。周云蓬的只有《九月》,小娟的只有《我俩永隔一江水》,王菲的《笑忘书》,张国荣的《当爱已成往事》……听得多了之后,甚至连这些唯一的一首都不想听了。大多数时候,我都把它们当成了阻挡外界的工具,而不是在真正地在合适的时间去欣赏它们。

反倒是那些不经常听音乐的时候,在超市,车上,美发店门口,不经意的听到某些熟悉的歌,不管是凤凰传奇还是,所带来的触动都要比我主动去听的时候多;前者是相遇的缘分,后者却总是无奈的逃避;

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,是在高中复读的时候。那时候刚爱上她没多久,费尽心力的研究她的喜好,音乐是重点。就在一天早上早读前,在奔往教室的路上,蓦然听到校外某个商店传来的歌声,正是她所喜爱的,于是我就站在那里,静静地听,忘了周遭的一切。